.

四川洪雅有一座山叫总岗山,曾为兵家必争之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73182.html

清嘉庆《洪雅县志》记载,总岗山:县西,一名可募山,或作岢募山,又名长秋山。崇峰峻岭,盘折蜿蜒。其首为县,其阳为丹棱,其阴为雅安、名山、蒲江诸县。山产茶及黄柏、五棓子诸材木。公私资之。据洪雅县近代的文献资料记载,总岗山为邛崃山脉,古时称可募山,又称长秋山(现蒲江县境内地名中仍有此地名),因青衣江北岸诸多山脉在此发脉而得名总岗。总岗山起源于雅安市名山区回龙寺,中经洪雅县中山镇(原汉王乡)土地垭、高峰山,止于丹棱县的北庙子,南与洪雅县槽渔滩镇境内的竹箐山、中保镇高凤山,止于丹棱县的北庙子,北与雅安市名山区、成都市蒲江县、新津城南以西诸山相连。

绵延总岗山

纵观文献资料的记载,总岗山横亘于三市八县,主体部分在西部,在洪雅县境内距离县城35公里。涉及槽渔滩、中山和中保三个镇,境内最高点位于洪雅县中山镇(原汉王乡)塔房,海拔米。蜿蜒起伏,无明显孤峰,是洞背河(古名龙沱水、后山水,上段叫香樟河,后在修建汉王水库时,截流香樟河水)和澭甘水(又名金流江,又名难江)的发源地。因位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适合动植物繁衍生息。

总岗山有一关,名叫竹箐关,此关位于县西六十里的竹箐山。因其地多竹而得名。清嘉庆《洪雅县志》记载,该关石甃梯磴盘折而上,当雅安、洪雅二县之交。宋设关,明置巡检,清嘉庆年间废除,竹箐关之战便是发生于此:

仰望竹菁关

清顺治十七()年,大西农民起义军刘文秀部下郝承裔驻守雅州,再次反清,占领雅(州)、洪(雅)一带。十八()年正月,清四川总督李国英命令嘉定总兵郑蛟麟、王明德统兵到洪雅准备攻打雅州。此时,郝承裔部已占领竹箐关、土地杈。王明德用重金收买当地人罗大雄、刘四为向导,绕至竹箐关后的小道,诈传命令:“三月二十六日破关”。义军以为清军从县城来攻关,自己军队增援路程相当,未设防。不料,清军与二十二日乘夜发兵,黎明到达关下,立派另一支军队绕到关后,前后夹击发起总攻,守关义军仓促应战,前后受敌,伤亡惨重,不得不弃关撤走,土地杈同时失守。郝承裔闻关已破,清军来攻打雅州,弃州城南走荥经,清军尾随至荥经,郝承裔在大决战中阵亡。

竹菁关下青衣江风光

竹箐关还是由洪雅西去雅安的驿道(古代供官吏传递公文)站点,这条驿道由洪雅经中保、罗坝、竹箐关、水口、草坝到达雅安,修建于洪雅立县之前,历代整治。民国二十五年(年)6月11日,国民政府为堵截红军北上抗日,四川省主席刘湘饬令洪雅“迅速征工修筑,以利军用”。15日,四川省公路局派员到现场测勘。20世纪50—70年代,建成通车公路,并不断完善。

同时,总岗山上还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由洪雅县城过马湖渡、回龙渡,经中保场、汉王寺(今中山镇原汉王乡建设村)至雅安名山。因中山镇境内(原汉王乡)的总岗山山脉绵延、面宽,成为国民党、共产党、土匪等武装的必争之地。

云中花岭风光

国民党二十四军。年12月,刘文辉等人在彭县通电起义后,二十四军代军长刘元瑄12日在雅安宣布全军起义。为防阻胡宗南、王陵基残部由蒲江经丹棱取道洪雅去西昌会合贺国光,刘元瑄命令师师长刘元琮率团朱食呼部兼程从雅安草坝经总岗山到洪雅中山镇(原汉王乡),驻中山坪布防。13日下午,师副师长巫朝汉率团黄以仁部,从黑竹关经雅安赶到中山坪与刘元琮汇合。从这里可以看出,总岗山是二十四军进出西康省的重要军事要道。

与红军有关的上川南抗捐军。年11月,为配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西征入川,四川省委在川西南地区成立“上川南抗捐大同盟”,后组成“上川南抗捐军”,抗捐军成立初期人数余人,以邛崃南路的夹兴、石头、临济、道佐和洪雅的总岗山为根据地,活动范围为邛崃、蒲江、名山、洪雅及大邑、芦山等地。年农历五月初四,抗捐军在邛崃南路王店举行规模较大的起义,与国民党24军和当地团总武装遭遇,被迫推入铁碑寺山上。农历八月中旬,第一路军攻下名山车岭镇,与第二路会合,击退当地团总郑潮俊和24军驻名山新店子王守一营的两次围攻。于年3月下旬主动撤出车岭镇,转往马鬃岭,后逐步转到总岗山主峰洪雅境内的竹叶寺、火烧庙、骑山庙至插旗山一带活动。

总岗山上茶、林

抗捐军一部分部队驻在汉王乡王星廷、罗怀安等农民家中,与群众同甘共苦,同吃同住,买卖公平,与当地群众建立了鱼水情,队伍发展到了余人。抗捐军在总岗山活动不久,驻邛崃的国民党李家钰部、熬杰生旅派出几个连的兵力,纠合邛崃、洪雅等县团防力量围攻总岗山,抗捐军在陈伯峦、孟光远的带领下奋力还击,连续打退敌人几次进攻后,为了争取主动,于9月撤离洪雅总岗山。后来,这支抗捐军改编为川康边区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

共产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年至年秋,川康特委副书记马识途落实上海中央局钱瑛“在敌后开辟第二条战线,采取公开的、秘密的各种斗争形式,削弱蒋介石力量”“在农村发动武装斗争,阻滞和拖住国民党军队开到内战前线,以配合解放战争”等指示精神,安排雅乐工委陈俊卿、吕瑛、邹玉琳在仁寿籍田开展“抗丁抗粮”运动和反饥饿、“二五减租”等斗争,然后将队伍拉到洪雅总岗山一带打游击战。陈俊卿根据马识途的安排,多次到总岗山踏勘,确定活动路线。年9月,籍田武装斗争队伍沿成都、新津、彭山、夹江、峨眉、洪雅高庙前进,后因向导李俊明赌钱输了子弹、川康特委成都组织被特务破坏、洪雅原联系的李玉光与张炳南竞选乡长发生火拼事件等原因,邹玉琳向马识途请示将队伍转移,取消行程。

总岗山下汉王湖风光

土匪的藏匿地。年底,李玉光率民众自卫总队在止戈叛变。以后各地拥有武装的袍哥土匪头子大肆收纳亡命之徒,组成各种叛乱组织,进行抢劫暴乱。年底至年春,匪患遍及全县城乡。叛匪计有7大股、9小股,其中以总岗山山脉为活动范围的有:罗坝的胡德轩的“24军团叛乱三营”,罗坝袍哥头子、乡长黄允昌的“反共救国军”,名山县乡长张广德的“肃反救国军”等3大股。

二十四军起义为洪雅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土匪们犯下的罪恶最终还是用血来偿还,绵延的总岗山军事地位随着交通的发展淡出舞台,但她曾经辉煌的历史不能忘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