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李玉坤)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市长罗佳明通过一只橘子,生动回答了记者关于乡村振兴的提问,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3月13日,记者专访了眉山市市长罗佳明,听他讲述“眉山春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故事。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团开放日上,眉山市市长罗佳明手拿橘子向记者介绍眉山春橘产业。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领衔春季水果市场
新京报:我当天也吃了眉山的橘子,味道很好,那天的橘子是什么品种?
罗佳明:那个品种叫做“春见”,“春天的见面礼”,也就是北京市场上常见的“耙耙柑”,是“眉山春橘”不知火、春见、清见、爱媛38号、大雅柑、沃柑、马克斗、椪柑等8个主导品种中的一个。
新京报:在我们北方人看来,橘子都应该是秋冬季节成熟,你们的橘子为何能够越冬?
罗佳明:一方面,眉山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冬季无霜期长、日照弱、早春升温平稳等气候特点,具有晚熟柑橘安全越冬的优越条件,是全国晚熟柑橘栽培最适宜区。另一方面,眉山柑橘唐朝即为贡品,沉淀了深厚的种植传统和精湛的种植技术,近年来,眉山还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
新京报:春天上市的柑橘,有什么市场优势?
罗佳明:我国市场上的柑橘品种很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比如说“两湖”“两广”的柑橘产量很大,但我们与之错峰销售,以晚熟柑橘为突破口,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跻身全国柑橘产业第一方阵。每年春节前后,正是眉山爱媛38号、椪柑、春见等大量上市的时候。春天鲜果稀少,“眉山春橘”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不断开拓各省市、东南亚、东欧、北美市场。可以说,“眉山春橘”就是春天的味道、春节的礼物。
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新京报:可以说,眉山的晚熟柑橘很有市场。目前,眉山种植面积是多少?
罗佳明:眉山是晚熟柑橘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全市柑橘面积达到98万亩,其中晚熟柑橘65万亩,规模居全国第一。
新京报:一个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扶持。在推动“眉山春橘”产业发展方面,市委、市政府做了哪些工作?
罗佳明:眉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晚熟柑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强力推进晚熟柑橘万亩基地、亿元产值、带动万人增收的“三百工程”,实施苗木繁育、标准园建设、柑橘初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全环节扶持。
新京报:“眉山春橘”在眉山脱贫攻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罗佳明:“眉山春橘”是眉山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也是眉山农民增收的第一产业。全市六个区县中,有五个区县把“眉山春橘”作为了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在贫困村、贫困户中积极推广。年,我们全市柑橘产值突破86亿元,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元、其中果农增收元。开放日上我讲的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4组果农黄树成就是受益者之一,返乡种植柑橘后,收入是在外打工的两倍多。所以他对我说,“种植柑橘有搞头,返乡创业有干头,乡村振兴有奔头!”目前,我们全市10.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