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丹棱县果农种植技术大比武人民资讯

3月15日,四川省丹棱县举行第九届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轮角逐,齐乐镇白塔社区果农赵刚杀出重围,夺得本届“果王”。最高兴的还属赵刚的父亲赵泽如——这位种了一辈子柑橘的老果农技术过硬,在当地果农中极有威望,是年丹棱县第四届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的“人气王”。而这次入围决赛的选手中,还有不少年轻面孔,29岁的胥鹏、30岁的吴超都被父亲推到了前台。

图为活动现场专家测评。

作为全国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优质晚熟柑橘“不知火”(又称丑橘)产区之一,近年来丹棱书写了“一棵树,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乡村产业传奇,是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以赵刚为代表的年轻人频频亮相,标志着新生代果农开始登上丹棱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的大舞台。新老果王的更迭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进行了采访。

接棒

“几十年的心血,不能丢了!”

作为丹棱晚熟柑橘产业的带头人,赵泽如的名字在丹棱这座不足20万人的小县,几乎人人都知道。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赵泽如在村里率先种上罗伯逊脐橙。之后十余年,他经历了脐橙、红橘等多个品种的盛衰。

本世纪初,为了应对长江中下游柑橘产业的崛起,丹棱县农业技术部门,引进种植原产日本的杂柑新品种“不知火”。对于新品种,大家观望的多,跟进的少。年,赵泽如将家里的株脐橙树一半改换成了“不知火”,年将余下的一半又锯掉全部高换,如此大胆,如此彻底,当时在全村,他是第一个,在全县也是少有的几户人之一。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赵泽如逐渐摸准了“不知火”的种植要诀,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土专家”。年,赵泽如凭着株“不知火”,收入就超过了17万元,一时风头无二。年,在当地政策支持下,赵泽如申请成立了家庭农场,并且流转了50余亩荒坡,扩大果园面积。

规模越做越大,赵泽如心里有了培养儿子接班的想法。一次,儿子赵刚放假回家,很少跟儿子坐下来交心的赵泽如,拉着儿子聊天,话里话外都是让儿子回家跟着自己种柑橘。赵刚嘴上答应,心里却下不了决心。他从小就看着父亲“伺弄”果树,知道这其中的辛劳。

几年过去,当初流转的荒坡变得葱郁,满坡的柑橘树在赵泽如的精心呵护下,透着勃勃生机,而树下的人却一天天年华逝去。看着父亲双鬓日益增多的白发,年,赵刚下定决心辞了城里的工作,开始安心跟着父亲种树。

图为比赛现场,赵刚获得新一届“果王”。

质疑

“你不行,让你爸来!”

由于技术过硬,赵泽如常年为周边果农提供农资和技术服务。赵刚回来一年后,业务精进了不少,他便逐渐把一些农户的服务工作交到了儿子手里。

没想到,赵刚常常碰一鼻子灰回家。“你的技术我不相信,你老爸的技术我们没话说,让你爸亲自来。”赵刚说,这样的农户可不是个别。

“乡亲们不信任我,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中不少都种了一辈子的果子,而我还是个新人。”赵刚心态倒也平和。遇到这样的情况,赵刚就笑嘻嘻地说:“你给我爸打电话,听听他的意见,实在不放心,我明天把他给您拉过来。”

如今,不少农户遇到问题,不再只找老子赵泽如,也找儿子赵刚了。年底,赵泽如到县市场监管局,把家庭农场营业执照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儿子赵刚。“年轻人该独当一面了。”今年63岁的赵泽如退二线的想法更强烈了。

赵刚的想法也越来越清晰——不仅要把自己园子的果子种好,还要带领乡亲们一起把果子种好。今年开春后发生的霜冻,让不少果子“受伤”,价格比起往年直接“腰斩”,这让不少果农感到丧气。赵刚给大家打气——冻坏的果子及时低价处理,好的果子可以再等等,大不了明年再来。

3月19号,赵刚要跟着丹棱县委书记一行到浙江开“不知火”推介会。“这次去一定要多接触客商,为大家打开渠道。”赵刚心里有了盘算,开始做准备。

赵泽如和赵刚父子俩手捧奖牌合影。

切磋

“一场试验做下来,服气了!”

记者问赵泽如:“三年跟学,赵刚学到您的几成功力了?”赵泽如思考片刻,回答道:“三四成吧,他现在小学还没毕业呢,接下来还要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跟大自然打交道,这里面门道多得很哦。”

赵刚接手果园后,开始到处去考察、学习,认识了不少果树专家,对不少种植要诀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对父亲摸索的那套种植技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去年,因为果树施肥意见不统一,两人还打了一场擂台。

赵刚提出,开春后,果树既要开花又要抽梢,这时候应该多施用氮肥。父亲赵泽如却认为,从果园树势判断,并不需要多施氮肥。根据他的经验,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果子口感,尤其是可溶性固形物这一核心指标。赵刚不服气,选了几棵树作为对照组,想要看看究竟谁对谁错。

“结果出来一比,多施氮肥的那几棵树的果子确实不理想,服气了。”赵刚说,这时才明白,纸上谈兵没有用,没有一成不变的种植要诀,气候、土壤、树势不同,对策也不就不同。

“你小子要出师,还要磨几年哦!”看到赵刚捧回了“果王”的奖牌,赵泽如怕儿子骄傲,也不忘在旁敲打敲打。

这几天果树遇上春旱,不解渴,赵泽如忙前忙后张罗着给果树浇水。赵刚却正筹划着,尽快上马水肥一体化设施,让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新生代果农走上历史舞台,丹棱柑橘产业现代化的步子估计得加速了。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艳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