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14万余个人大代表家站小事连

眉山市诸葛村的“长者食堂”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眉山11月5日讯(记者陈淋实习生史雨昕摄影报道)一个“长者食堂”,解决了乡村留守老人吃饭的问题,6元一顿的一荤两素饭菜,吃出了幸福感;

一根排污管道,冲走了安置小区居民房屋地漏反水的烦恼,新改建的米污水管网,提升了舒适度;

一份“好撇”榜,改变了村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定期出炉的“幸福‘好撇’事”榜单,营造了好乡风。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中间的桥梁便是代表“家、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这里是四川各级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主阵地,借此平台,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近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四川省“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建设运行的指导意见》,着力推进代表“家、站”依法规范建设运行,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工作,代表通过法定途径依法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诉求,有效促进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眉山市诸葛村“长者食堂”送餐车

一个食堂:暖胃也暖心

“一荤两素才6块钱,好划算嘛。”

“鸡鸭鱼经常都吃到,味道还不错。”

“还是得感谢人大代表帮忙,我们村才建了这个食堂。”

村民口中赞不绝口的食堂,就是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的“长者食堂”,为服务村里上千名老人而建,投用已有一年零五个月。“村里土地流转率高达98%,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老人较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高台镇人大代表、诸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学兵道出食堂筹建的初衷:解决老人吃饭问题。这是村民民心所盼的一件大事。

在上报至高台镇人大主席团受理后,专题提请镇党委会研究,并纳入了乡镇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交由高台镇政府办理。

年高台镇诸葛村投资50余万元,重新装修了村里的闲置宅院,购置了厨房用品、餐桌椅、餐具等设施,“长者食堂”开门了。马学兵说,“我们采取政府搭台建设+本地乡厨负责运营的方式进行,60岁以上老人收取每餐6元费用,同时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眉山市东坡区人大代表、白虎滩社区党委书记万荷君(左4)和居民交流意见

一根管道:疏堵更舒心

“万代表,我们想反映一下小区排污管道堵塞问题。”眉山市东坡区苏祠街道白虎滩安置小区业主李国军来到家附近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找到区人大代表、白虎滩社区党委书记万荷君反映:从去年开始,小区1-4栋、7-8栋和12栋排污管道从去年开始陆续堵塞,屋内地漏多次反水,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在摸清情况后,联络站立即启动办理程序,积极向苏祠街道办事处和东坡区拆迁中心反映情况,并很快得到回应。今年2月,苏祠街道办事处作为业主方,委托东岸建设公司处理排污管道。自3月动工至今,已完成了米的污水管网改造和铺设,赢得了居民好评。

“管道建好了,困扰我们那么久的事终于解决了,感到很踏实。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是为我们群众办实事的好地方。”白虎滩小区居民李国军竖起大拇指,点了个赞。

眉山市幸福村的“幸福‘好撇’榜”

一份榜单:评出好乡风

“幸福村2组郭立本等4位村民自发清理道路上因滑坡堆积的泥土,消除安全隐患,方便群众的出行安全与畅通的‘好事’,真的干得好!”

“幸福村8组李某某在全员核酸检测时扰乱公共秩序,工作人员劝导无效,经民警现场思想教育后才认识到错误,确实整得撇!”

在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代表联络站外,一张“幸福‘好撇’事”的榜单,总能引发村民热议。

榜单怎么来的?顺龙乡党委书记张延东解密:“以前,有的村民对村级事务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治理代表专业小组组织,引导村民之间互相监督,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中,自年12月起,开展‘好撇’事评选。”据悉,幸福村在3处群众聚居点设置了榜单,上了“好事榜”的村民将会获得“幸福积分”。积分不仅可以在道德超市兑换礼品,到了年底,合作社内的村民们还可以根据积分情况进行分红。

效果怎么样?“榜单一贴,效果很大。”幸福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治理专业小组组长陈福蓉笑着说:“之前,村民们都认为许多事都是自家事,别人管不着。但得益于这张幸福‘好撇’榜和人大代表的宣传引导,全村上下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村民们一起投身于乡村振兴。”她表示,下一步,代表联络站基层治理专业小组将继续加强督查引导,营造良好乡风,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质量,切实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眉山市张场镇人大代表之家

四川已建成1.4万余个代表“家、站”

这是发生在眉山市代表“家、站”里三件重要的民生小事。眉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万高介绍,自年开启建设工作以来,眉山坚持以点带面、统一标准、因地制宜,推动代表“家、站”建设运行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目前,全市共建成人大代表之家3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个。让人民群众在切身参与和日常收获中感受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这是四川省代表“家站”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已建成的1.4万余个代表“家、站”,全省四级人大、五级人大代表依托代表“家、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