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四川洪雅的茶马古道,听听茶的声音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http://www.znlvye.com/

唐代著名茶学专家,誉为茶仙、茶圣的陆羽在《茶经》里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说明茶作为饮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四川省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南安产茶。当时的南安属犍为郡,辖今洪雅、丹棱、夹江、青神、乐山等地。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华阳国志校注》(刘琳)特别指出:南安茶,主要产于今丹棱、洪雅一带,宋代设有茶卖场。从以上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得知,洪雅种茶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可追溯到晋朝,也可由此往前进一步追到更久远的时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记载,雅州、眉州产剑南茶。雅州为今雅安市,与洪雅县毗邻。而眉州茶,笔者在相关的注解中看到“今四川眉山、洪雅一带”。从《华阳国志》和《茶经》的记载里都能找到洪雅产茶的证据。洪雅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朝嘉靖年四十一年(公元年)八月编纂的《洪雅县志·食货志》中记载,茶课:叶茶三百四斤一十五两六钱,旧征银三两六钱七分四厘八毫八忽,今增为一十三两六钱七分四厘八毫八忽。

三宝保坪茶园风光

清嘉庆《洪雅县志·古迹》记载,茶场:县西南六十里花溪。此记载应证了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四川茶业史》记载,年,朝廷在洪雅花溪、柳江杨村设茶卖场。而根据洪雅民间相传,花溪茶卖场辖洪雅县境内的茶叶市场。也就是说,柳江杨村的茶卖场应该是花溪茶卖场便于业务,设置的一个点。

清嘉庆《洪雅县志·物产》记载:茶出花溪、总岗二处。并没有详细地确定就是花溪乡镇和总岗山,这里的花溪应该是花溪河流域和整个总岗山脉,实际上这两个区域,涵盖了洪雅县的丘区和山区,这些乡镇基本上直接或间接与雅安市的四个区县接壤。从当前茶马古道的定位来看,雅安是茶马古道的东起点,但并不等于茶马古道东起点就完全在雅安闸板了,应该涵盖了当今与雅安相接壤的区县,其中洪雅县中山乡、汉王乡、槽渔滩镇、瓦屋山镇、东岳镇等直接与雅安市的名山、荥经、汉源和雨城接壤。为什么这么说呢?翻看我们洪雅历代县志中物产部分畜类中有马,第二个证据就是以上乡镇比较传统的农家,仍旧种茶,家中的生产生活工具中有脚马子、稳子(拐杖)、背夹子、马架子等,而这些东西,均是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必需的日常用品。稳子用邛崃竹制作,有人说邛崃竹的产地在邛崃,这是片面且错误的,邛崃竹的产地准确的说是邛崃山脉,明嘉靖《洪雅县志·山川》中记载,邛崃山:与瓦屋山相联,亦荥经分界。邛崃竹就产于此地,洪雅人俗称“罗汉竹”。清嘉庆《洪雅县志》艺文志记载,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庚信著有《邛竹杖赋》,原文如下:沈冥子游巴山之岑,取竹于北阴,媥娟高节,寂历无心,霜风色苦,露染斑深。每与龙钟之族,幽翳沉沉。文不自殊,质而见赏,蕴诸鸭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枝条劲直,璘斌色滋,和轮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贻贡。春欲暮,白云来迟,谋于长者,掺以从之。执末而献,无因自持,诸蔗虽甘,不可以倚。彼藜虽实,不可以美,未若处不材之间,当有用之始。鲁分以爵,汉锡以年,昔尚尔齿今优。我贤书横几,玉尘筵则,函之以后,拂之以前,尔其摘芳,林沼行乐。轩除间,尊卑之垂帨,随上下之游纡。夫寄根江南,淼淼幽潭,传节大夏,悠悠广野,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绮绅瑶佩,出芳房与蕙庭。笔者之所以将此文引述出来,原因就是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在写某篇文章时,提到洪雅产邛崃竹,结果被网友骂。我知道很多网友知识渊博,但只是这邛崃竹在洪雅确实存在,现仍旧有很多农家老人将其做成烟杆或者拐杖使用。

东岳八面山老茶场

我曾洪雅县城出发,经中保入槽渔滩镇,再到东岳镇观音村,沿着茶园的田边地角,踩在一些古老小道上,这些小道石板上留下深深足印,有地方老人介绍,小道就是茶马古道。或许这些小道是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小道,但重要的是这些小道传承了历史,承载了未来。其实很多与雅安市接壤,茶园茶叶聚集的乡镇都有古道存在。柳江以上的茶叶经瓦屋山镇(含原张村乡罐坪村)进入雅安市,东岳镇的茶叶经槽渔滩镇进入雅安,也可经观音村的一条小道直接进入雅安,中山镇直接进入雅安,只是这些古道因为交通的迅猛发展而淡出历史舞台,随着那些肩挑背磨的日子和那些行走于这些小道上的老人的生命被岁月涤荡消磨殆尽,它们的璀璨光环悄悄地被苍茫的森林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里了。

东岳皇城山茶园

纵观洪雅进入雅安的途径,均为溯青衣江而上。青衣江在水口进入洪雅以后,与雅安接壤的主要两个乡镇为槽渔滩镇和中山镇,因而入雅安的官道主要有两条:一是经今槽渔滩镇竹箐关进入,另一条是经今中保镇经中山。原汉王、中保等地边茶主要经中山进入雅安;而止戈、东岳、花溪、柳江以上边茶经槽渔滩镇竹箐关进入雅安,这是主要途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道,人们可以就近进入雅安市的其他区县。比如:

年12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南下,一支29人的小分队从雅安望鱼石经蜂蜜溪、青竹湾到洪雅县炳灵侦察敌情。也就是说,这条小道可以从瓦屋山直接进入雅安市境内,有可能就是当年的茶马古道。东岳镇可以从观音村进入雅安境内,听老年人讲,这条小路也是茶马古道,以前是马帮背夫常走之路。

年初夏,我到当时的张村乡(今并入瓦屋山镇)罐坪村的一亲戚家,在当地向导带领下探险溶洞,到黑山村黄连场等地游览,向导曾指着悬崖上的一条羊肠小道告诉说,那就是茶马古道,是贩夫走卒常走的一条路,至今路上仍有脚马子的窝窝,稳子杵的凼凼,石板上被踩凹进去的脚印子,马帮驼队的拴马桩……现在常年无人行走,树木成长,蕨草丛生,加上地情发生变化,小道断断续续地,行人几乎不能顺畅通过。

洪雅县有4个茶叶乡镇直接与雅安区县接壤,均有途径进入雅安市区,另有3个乡镇的茶园可以延伸进入雅安市区。因而,在洪雅溯青衣江两岸山区茶园有多条茶马古道并不奇怪,但如何在交通迅猛发展和旅游业建设中保护和发挥作用,是值得大家挖掘和深思的。同时,及时收集、整理和保护民间茶业民俗工具,可以为后代子孙再现洪雅茶业发展社会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