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
产
业
椒
“椒”香沃野“藤”起希望
初夏时节,四川省丹棱县仁美镇五龙村的藤椒即将成熟,正是管护的关键时期,椒农们正在给藤椒树施肥、修理枝叶,漫山遍野的藤椒树上,绿油油的藤椒缀满枝头,微风佛过,椒香扑鼻。张平看着藤椒基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藤椒要成熟啦)
(椒农正在修剪枝叶)
张平是土生土长的五龙村村民,因眷恋家乡,当他看到家乡土地被撂荒心生惋惜,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开荒种地,在撂荒地中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藤椒要成熟啦)
返乡创业撂荒地长出“摇钱树”
我们每次在修枝之前都要用酒精给剪刀消一下毒,枝条上的嫩梢都要剪掉,一是为了整形让树干长得更大,二是为了避免长出一些废枝条导致营养流失。另外,树干上新长出来的小枝条都要全部剔除。”张平和村民们在藤椒地里熟练地修剪着枝丫,忙的不亦乐乎。“我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在外打拼,攒了一定积蓄。年,我回到家乡准备发展种植业,当时丹棱基本上都在大力发展桔橙,但经过一番考察,发现村内土壤偏碱性,不是很适合种植桔橙,倒是很适合种植藤椒,而且当时村里已有不少村民零散种植藤椒,我就想把藤椒产业发展起来。”
(张平在检查藤椒油包是否饱满)
(藤椒基地)
张平通过不懈努力在村内获得流转土地,将荒山开垦出来,全部种上藤椒,而且到处学习藤椒种植技术,向专家请教。年成立了麻婆婆家庭农场,截止目前,藤椒种植面积多亩,年产鲜藤椒约16万斤,产值约万元。
(丰收的喜悦)
共同富裕村民增收得实惠
“我以前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土地承包给张平后,除了每年两千多的承包费,平时我还可以在他的基地里面打工挣钱。”五龙村脱贫户李秀珍的笑容在一抹嫩绿衬托下显得更加灿烂,“如今,我还是他合作社成员,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感谢张平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椒农的腰包鼓起来了)
随着藤椒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节节攀升,同时,相比传统粮食作物,藤椒经济效益更加可观,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藤椒种植的队伍中来,为了让藤椒产业发展更具规模化,张平果断成立了丹棱椒园香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邻村村民共同发展致富。现如今合作社成员多家,种植藤椒已有0余亩。
(五龙村)
目前,合作社还引进了初加工设备、聘请农艺师、管理人员等,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并与全国各藤椒油公司,调味品公司紧密合作,增加藤椒的附加值,让椒农的腰包越来越鼓。
(藤椒产品)
科技助农打造地方区域品牌
“我们科协为藤椒协会做产前、产中、对接外地藤椒协会等服务,并组织他们外出学习新技术,研发并引进新品种。”科协工作人员符晓娇说,“我们还经常邀请专家一起走进田间地头,探讨种植技术,助推协会更好发展。”
为有效解决全县藤椒产业发展技术和销售问题,助推乡村振兴,拓宽农业产业发展途径。近年来,丹棱县成立了藤椒产业协会,张平担任会长。目前,协会成员遍布仁美镇、张场镇、杨场镇等地,是全县藤椒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协会主要职能是挖掘、整合各方资源,拓展藤椒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引导藤椒产业向绿色、健康有序发展。
(藤椒要成熟啦)
“我们农场年到重庆,还引进了带枝烘干技术,降低了人工采摘成本70%左右!今年我们又引进了藤椒控捎技术,可在藤椒挂果期降低人工修枝成本60%。”张平谈及未来信心满满的说,“下一步,我将以‘丹棱特色藤椒’为重点,积极打造丹棱地方区域品牌,逐步壮大培育成四川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藤椒要成熟啦)
END
视频、图片:陈珍利文稿:陈珍利王正祎编辑:陈珍利审核:宿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