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中的成都都市圈向更美好的未来乘风破浪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5416223.html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8日电(王鹏汤雁)翻开中国地图,在西南密集的山地中,有一片绿色的沃土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成都平原。而位于成都平原核心区域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历来是“天府之国”的中心,也是四川全省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年11月底,囊括成德眉资四市的成都都市圈规划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中国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更是中西部首个都市圈。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交汇叠加下,建设成都都市圈,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集聚人口和经济势能,提升成渝地区极核功能,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三年多来,奋进中的成都都市圈,交出了一份优异的高质量同城化答卷——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达到2.78万亿元,占全省比重46.3%,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比重34.0%,占西部地区比重10.3%,向年3.3万亿元的目标更进一步。构建“两轴”打造“三带”发展布局持续优化都市圈同城化,势必要画个“圈”。总人口超万、总面积达3.31万平方公里的成都都市圈,涵盖省会成都和3个重要地级市。这个“圈”如何画,是一切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四川确定了以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各领域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思路,构建形成了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成都都市圈“1+1+N”规划体系。规划体系确定后,就到了“画圈”的关键阶段——确定发展布局。长期以来,与全球其他成熟都市圈相比,成都都市圈存在中心城市外溢效应不明显、交通通达深度不够、产业协作配套不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国土空间布局不优等问题。根据规划,成都都市圈以同城化发展为导向,重在强化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增强小城市、县城及重点镇支撑作用,构建极核引领、轴带串联、多点支撑的网络化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在都市圈率先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都市圈实际发展布局中,构建“两轴”打造“三带”是重中之重。何为“两轴”?翻开成都都市圈地图,可以明显看到一条纵贯成都、德阳、眉山的“成德眉发展轴”,其以天府大道为依托,向南北分别延伸至眉山市、德阳市。还有一条横跨成都资阳、直连重庆的“成渝发展主轴”,成都东进和重庆西扩正是在这条主轴交汇。成都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四川省同城化办供图构建了“两轴”布局之后,依托“两轴”统筹推进重大平台联动建设、共建都市圈高能级发展空间载体,便成了自然。此时,成都联动德阳、眉山、资阳,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重大功能平台,共同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等“三带”,已然呼之欲出。“我们在全国有七个基地,其中在成都都市圈就有两个,主要是服务成渝地区的汽车企业。”中创新航科技(四川)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负责人田召表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给企业带来了更大发展机遇,眉山工厂更是目前行业“亩产”最高,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三带”也进一步填充着成都都市圈的“筋骨”。目前,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两港一体化”不断深入,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开放能级大幅提升。在成都都市圈发展布局优化中,交界地带融合发展,亦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成都市蒲江县、眉山市丹棱县地域相邻、山水相近、产业相通,柑橘均是重要产业,然而过去却“各自为政”,两地的合作社及种植户常打“价格战”。年起,两地“握手”发展,立足晚熟柑橘产业发展优势,抱团提升产业标准化程度和产品品质。“我们自己私底下建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