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聚焦养老、教育两项民生保障中的重点堵点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通过打造“综合体+”城市养老新模式、开展学区制改革,构建优质、均衡、普惠型养老及教育服务体系,织密“一老一幼”守护网。
因地制宜破壁垒
让老有所依、幼有所教
“丹棱大雅康养中心配备有多种智能化、适老化设备,还定期为入住老人提供义诊、巡诊等医养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入住老人的各项生活需求,是‘社区+居家养老’的综合体。”近日,在丹棱大雅康养中心,该中心负责人介绍。
丹棱大雅康养中心。
据悉,大雅康养中心是丹棱县全力打造的重点民生工程,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在社会公开招选四川祥福通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对丹棱县社会福利院进行改造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服务。
如何满足辖区老年群体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来,我市坚持立足中心、辐射周边,全覆盖建设“1+N”养老服务站点。在每个街道至少建设1个综合体,以综合体为中心,分散式布局N个养老服务站点,形成“综合体+”城市普惠养老网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照护、康复服务、健康管理、居家服务等。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综合体16个,养老服务站点55个,累计服务老人50万人次,收住老人余人次,为户老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为2万余名老人家庭成员提供照护者培训,提供居家养老服务7万余人次。
东坡区四幼建设现场。
在东坡区阜成路北侧,只见东坡区四幼的主体建筑已经建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装饰、水电安装、消防设施安装等,项目预计本月底交付。
该幼儿园占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15个班、约名幼儿就读。
东坡区四幼建设完工效果图。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要的民心工程。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我市坚持就近、集中、进城原则,合力优化教育布局。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及需求,科学实施“扩容”工程。
加强城区公办园和小区配套园建设,有序剥离乡镇小学附属园,计划撤并乡镇小规模幼儿园所,新建公办园59所,新增学位个。
重点“扩容”城区小学,谨慎撤并小规模小学和教学点78所,新建城区小学23所,新增学位个。
推进初中向城区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大镇集中,计划撤并小规模初中62所,新建城镇初中12所,新增学位个。
因人制宜求突破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近日,在丹棱县仁美镇中山村养老服务分中心,只见几位老人围桌而坐,有的打牌,有的说笑,有的按摩,大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自从成立了这个中心以后,我们经常约好一起来这儿休闲娱乐,喝喝茶,打打牌,几个老伙伴儿在一起非常开心。”今年69岁的周珍全高兴的说。
据介绍,中山村全村人口多人,老年人就占了近人,老龄化严重,建立养老服务分中心满足老人“就近养老”服务需求,更利于老年人追求好的精神生活。
其实,中山村养老服务分中心只是我市因地制宜求突破让老人享受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搭建区县、乡镇、村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普惠养老服务。
1
建设县级集中照护中心、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组养老服务分中心。
2
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运营机制,建成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75个,提供托老、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社会化服务。
3
整合闲置厂房、村委阵地、文化大院等资源,打造集日间照料、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分中心个。
4
为60周岁以上的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困难家庭高龄老人共计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与此同时,在幼有所育方面,我市积极把好管理、师资、教学质量关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紧扣“双减”要求,落实“五项管理”,加强区域校联体、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校联体、结对帮扶校联体、学段融通校联体建设,建设高品质学校。
实施“骨干教师成长计划”,为每个农村学校和幼儿园培养至少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优化省、市、县、校四级骨干教师结构,遴选并培养三批市级骨干教师共余名,锻造高水平教师。
精心制定课程设置方案、课后服务方案、作业质量管理方案等,构建“课程+课后”育人体系,开发设置“基础+拓展、作业+社团、走教+走班”课后服务项目,打造高质量课堂。
因事制宜促发展
让老有所医、幼有所助
近日,在东坡区中铁小区九龄养老服务中心内,医院医生正在为老人们进行巡诊,同时,为老人提供用药的指导或者是康复指导。
医生在为九龄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检查身体。
作为全市首批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项目,九龄养老服务中心医院、医院达成合作,由医院定期派出医护人员为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提供康复护理、疾病治疗、健康体检等服务,患病需要入院的老人还能享受优先挂号、优先就医等绿色通道。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不断的增加,同时大多数的老年人伴有慢性病、失能或半失能状态,传统的养老已经不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需求,也增加了对这个医疗的需求,基于这个原因,我市在大力发展养老机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医养结合”,打造健康养老新模式。
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签约,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以及转诊服务。目前,全市已成功签约93对,服务余人次。
同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激励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养,开展养老护理培训余人次,吸引志愿者余人,成立为老服务志愿队伍48支。
而在幼有所助方面,我市则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救助体系,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效。为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年上半年投入万元减免余名“三儿”保教费。有效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投入万元为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投入万元对中职学校名在校学生免除学费,投入万元对余名普高和全日制中职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投入69万元,为名中职建档立卡在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
来源:眉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