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棱人这份ldquo十三五rdq

丹棱“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丹棱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县委“”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锁定“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总体目标,定位建设“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六区迸发”规划布局,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县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年,丹棱县GDP(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4亿元,年均增长(—年,下同)7.4%,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7.2亿,年均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6亿元,是年的1.5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元,是年的1.3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元,是年的1.44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2亿元,是年的1.4倍。

转型发展不断加快

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转变。“十三五”期间,丹棱县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从年的20.1:54.7:25.2调整为年的18.1:35.2:46.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提升了2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年起大力开展资源优化配置,实施陶瓷园区“煤改气”,关停了一批散乱污企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率不断降低。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2.9亿元,是年的1.29倍。工业建筑业运行平稳,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19.1亿元,增长10.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5.1、2.8、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实现6亿元,是年的1.1倍。服务业较快发展,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3亿元,是年的2.64倍,年均增长27.5%。城乡结构不断优化。丹棱县独具匠心建设“大雅名城”,拓展城市空间、塑造城市灵魂、提升城市颜值,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7.4平方公里。年全县常住人口约16.3万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2%,比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城市品质明显提升,新建了大雅堂公园、齐乐公园、白塔公园等一大批文化公园。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丹棱县通过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实施全局生态文明建设、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狠抓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等举措,着力打造有产业、有颜值、有底蕴、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的“六有”新乡村,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良好实效。年丹棱县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进县,齐乐镇狮子村、梅湾村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顺龙乡幸福古村成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十三五”期间,丹棱县高标准完成《丹棱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丹棱县丹橙现代农业园区详细规划》编制,大力建设“五大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建设“天府橙都—农业公园”。“丹棱桔橙”荣获年全国个具有代表性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度中国最有价值的20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第三次荣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达44.35亿元。全县桔橙种植面积18万亩,“味在眉山·丹棱特产”销售收入达到56.26亿元。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1.5亿元,是年1.26倍,年均增长5.9%。

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发展良好。“十三五”期间,丹棱县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抓传统产业转型、抓特色产业培育、抓资源优质配置,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打造“中国传动件之都”、“西南高端建材生产基地”“全省最具特色新材料生产基地”。十三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亿元;工业投资完成.9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1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

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构建。“十三五”期间,丹棱县聚焦建设“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发展定位,依托丹棱文化、环境、服务等优势,瞄准服务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大力发展旅游度假、康养服务、文化创意,加快发展城市商业、特色餐饮、品牌娱乐,老峨山、幸福古村等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实现一三互动、农旅融合,全县服务业产业按下快进键。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6.7%,比年提高了2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家以上。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丹棱县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每年新增就业人口0.2万人;完善医疗保障、困难群众低保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等困难群体长效帮扶机制。年末,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城乡统一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教体事业蓬勃发展。丹棱人民历来重教、好文、善学,成功引进首个高等院校——眉山药科职业学院,端淑小学开展“两自一包、绩效考核”试点改革,丹棱中学“端淑班”成效显著,双桥镇幼儿园、端淑幼儿园等投入投用,全县已基本形成涵盖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完善的教育体系。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99.9%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96.9%,黄亮同学年高考文化成绩斩获全市第三名。全民健身中心等竣工使用,全县各类体育场地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1平方米,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达7.5万人。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丹棱县共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余名,使基层单位空编率由52.3%降低到10%以内,县域内就诊率达90%。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院医院,持续做好医联体管理服务,医院、医院等,县妇幼保健院医院,顺利通过国家血吸虫病消除达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丹棱县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增长%和%。实现重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1.36亿元,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投入6.4亿元,旅游重点项目投入24.4亿元,首个百亿元项目幸福古村——齐乐桃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新建成1个大雅堂博物馆,1个县文化馆,7个综合文化站,7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个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形成“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春晚”、“党群集中活动”三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交通水利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丹棱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约18亿元,S线丹蒲快速路丹棱段、S线丹名路、仁杨路、奔康大道先后建成,升级改造中桂路、张中路、生态旅游环线等,高标准配套建设产业路80余公里。保有“四好农村路”公里,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城市公交国有化经营改革,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完成堤防建设7.9公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7座,山坪塘整治座,新建蓄水池个,实施观音崖水库建设,全面启动全域安全饮水项目建设。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丹棱县全面实施“六个全域”治理,县域内思蒙河、安溪河、金牛河水质稳定达IV类或III类;PM2.5浓度同比下降5.27%,空气优良率达84.66%,超过天;秸杆综合利率达到9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达%,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3%。丹棱县荣获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丹棱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县完成4个省定贫困村和17个市定贫困村全面脱贫,减贫户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先后荣获省、市脱贫攻坚先进县。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十四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快恢复期、转型升级关键期,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基础依然牢固,潜力依然巨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等战略机遇,丹棱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再创佳绩。

大雅丹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