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的心结终解开了,谢谢你们上门给我解答困惑,把法律规定讲得这么清楚。”听完丹棱县法院立案庭干警的答疑后,当事人长舒了一口气。
近日,丹棱县人民法院再次收到丹棱县齐乐镇某村村民黄某起诉该村村委会的民事起诉状,黄某认为,该村某地林地50亩及林木均被征用,其也应得到部分林木补偿款,但黄某无征用部分林地林权证,且黄某之前已经就此提起过行政诉讼、民事诉讼,都被法院驳回起诉,承办法官也对其进行了解释答疑,但黄某心结却一直未彻底打开。
5月6日上午,周斌、童小芹等干警来到当事人黄某家中,向黄某说明来意后,便逐句向其解释先前判决内容,并结合生活案例讲解法律知识。“你第一次起诉,无法拿出林权证明,法院已经驳回了你的起诉,没有支持你的林权。那么,现在你要求得到该地50亩林地补偿款就没有正当理由。只有确权了,才谈得上补偿款问题……”
经过干警们的耐心讲解,黄某终于豁然开朗,表示听了法官们的释疑,梗在心头多年的那根刺终于拔掉了,并且对《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地了解。
判后答疑工作是一项柔性的司法便民服务,也是丹棱法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丹棱法院将针对当事人争议较大、矛盾尖锐的案件坚持判后答疑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全力将各类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童小芹王柳懿)
编审:李智林责编:杨雪娇来源:丹棱县人民法院、四川法制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