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眉山市全市目前有群众文艺队伍达到支;群众文艺骨干人数达到人;群众文艺指导员达到人;培养乡土文化能人达到名;全市每年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2场次以上……
近年来,眉山以文化惠民为抓手,标准化夯实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基础,多元化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品牌化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文化真正惠及到民。
今年1月初至3月初,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主办的“我的中国梦幸福东坡年文化进万家”宣传巡回演出陆续走进东坡区各乡镇、街道,为当地村民送去了一场场丰富多彩、载歌载舞的文艺大餐。
今年4月11日—12日,彭山区分别在城区某酒业有限公司与江口镇开展了“寿乡大舞台”文化惠民下基层进社区文艺演出,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份精彩的文艺大餐。
今年5月19日,东坡区年“百坡大讲堂”第一期公益培训展示展演举行,参与此次公益培训课的名学员对在声乐、中国舞、古典舞、拉丁舞、爵士舞、竹笛演奏、普通话、油画基础、摄影、武术、社交礼仪等11个项目方面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类似的文化惠民进万家活动不断在眉山上演。
据了解,为了推进文化惠民进万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眉山在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坚持以设施建设为抓手,全力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硬件基础。政府主导,全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个、农家(社区)书屋个,广电“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实现了全覆盖,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参与文化活动和享受文化服务;引导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在丹棱县实施“引导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项目,共建成了个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该项目被评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坚持服务多元化,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铺天盖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市打造了“东坡大舞台”、“陵州大舞台”、“竹乡大舞台”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为民、惠民、乐民”的活动主题,舞台全部打在群众身边,所有活动全部走出场馆、走出机关,到田间地头,到群众中去表演,由百姓来演,演给百姓看;立足农村,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要求,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搞创作,使文艺创作的根深植于农村的沃土。搭建群众文化问需平台,试点“群众点戏,政府买单”的公共文化服务问需模式,群众文化活动从过去文化部门“演什么老百姓就看什么”到如今“群众想看什么政府就买什么”,逐步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开办“市民艺术学校”,市、区县文化馆每年都举办农村文艺骨干舞蹈、器乐、摄影、书画等推广培训和艺术普及,从“送文化”到注重“种文化”。
坚持特色品牌化,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注重乡风民俗,寻找乡村记忆,广泛开展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激活农村群众文化“造血功能”,丹棱唢呐、青神竹编、洪雅五月台会、复兴锣鼓、仁寿抬工号子等特色乡村文化远近闻名。
如今的眉山,“家门口”的文化活动使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根植于群众心中,一幅文化建设“顶天立地”、群众文化活动“铺天盖地”、人民群众“欢天喜地”的美好画卷呈现于眼前。(何广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