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辛凯 罗俊涵
近日,丹棱县经济开发区内各工业企业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新春伊始,该县众多企业铆足“虎劲”,积极复工复产,目前全县已复工复产企业家,占比98%,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据了解,今年1月,该县出台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实现年“开门红”七条措施》,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县域企业职工就地过年、助推稳产增产固链、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支持稳岗就业创业。同时,从今年开始,该县还将通过实施五大系统工程,坚定兑现市委赋予的“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定位。
——实施“工业崛起”工程,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大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硬核支撑。加快构建“3+1”产业体系,建成食品饮料及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形成“一都两基地”产业格局;加快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动现有陶瓷企业与国内知名品牌精准嫁接、转型发展,支持柯美特、澳力鑫等龙头企业壮大发展,构建西部绿色产业走廊;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突破7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亿元工业企业30家,主板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到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突破2%,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
——实施“乡村富美”工程,以标兵姿态保持农业领先,筑牢共同富裕基石。构建“”农业产业体系,规划建设“一核两翼”北部乡村振兴示范带;盯牢“种中国最好晚熟柑橘”目标,保持桔橙技术、产品领先优势,打造晚熟柑橘“中国芯”培育基地;开发“橘+”副产品,实现柑橘产业资源化综合利用;实施粮油扩面三年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稳固粮食基本盘;加快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仁美镇、张场镇创成“省级百强中心镇”;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力争到年“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达%。
——实施“城市提能”工程,以更高水平促进能级大跃升,彰显共同富裕宜居典范。做好“人城境业”四篇文章,抽松老城、做优新城,拉开城市骨架,逐步提高城市宜居度;坚持以人口聚集增长为核心,做强眉山药科职业学院,吸引县外人口来丹就业就学;鼓励农民向城市聚集,城镇化率提高至47%;开展文明城市补短行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健全城市内外交通网络,重塑区位优势,全面提升县乡村三级路网通畅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商贸和物流体系建设;引进高端文旅项目,深度开发老峨山、幸福古村、黄金峡、九龙山等文旅资源,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深挖大雅文化、端淑文化,加强对一批重点文物的抢救保护与开发。
——实施“绿色发展”工程,以系统思维保障环境大改善,厚植共同富裕生态优势。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争创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抓好中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加快雨污管网建设,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同时,深入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持续保持生态环监管高压态势。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坚持人民至上实现福祉大增进,共享共同富裕美好生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学前就便、小学就近、初中进城、高中做强、职教做特”思路,科学布局教育资源,新建第五幼儿园、齐乐小学,迁建丹棱中学,产教融合办好丹棱职业高中,力争再引进职业高校1所;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建设县级医疗中心,医院,发展壮大优势专业科室,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发展康养产业,探索养老“三大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水务试点建设,全面解决全域用水难题;深化民间众筹文化院坝、端淑文化课堂等建设,争创全国民间艺术(村晚)之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