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
丹棱民间艺术文化代代相传
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那些相传于乡野田间、社区小巷的民风民俗
是流淌在我们心中最美的传统文化
今天跟小编一起感受
民间艺术——莲萧的魅力
莲萧又名“柳边柳”
作为丹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伴舞的唱词帮腔
每上句末尾都有“柳连柳”作衬词
舞者手舞莲箫作道具而得名
莲萧古时用寸径的竹子制作而成
长3尺有余
一般将竹杆从中挖空4截,两面对称
再以铁丝穿铜钱8或12枚即可
摇动时铜钱碰击
清脆作响,节奏感较强
“莲萧是竹棍棒棒,这头打来那头响。”
用竹棍互打
打手、打腿、打脚
蹲着打、跑着打、滚着打
边打边唱、节奏分明、悦耳动听
丹棱莲萧是丹棱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文化生活较匮乏的年代
莲萧走乡串户,唱遍了丹棱大地
不仅将这项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传承至今
也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留住了乡土文化根脉
近年来,丹棱县不断加大非遗保护与传承力度
更是将丹棱非遗融入了学校日常
在端淑小学,每天的课间操便是打莲萧
让小朋友们切实感受到了非遗带来的魅力
逢年过节
在火红的装扮中
是莲萧表演者们灿烂的笑脸
学校操场中
是孩子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
莲萧,在新时代
依旧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在丹棱的土地上薪火相传
来源:大雅丹棱
编辑:彭蓓雨
审核: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