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时节,四川省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村亩晚熟柑橘穿上了洁白的“衣裳”,进行糖分最后的沉淀。作为丹橙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这里见证了丹棱桔橙的起步和兴旺。
“新品种的杂交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从成千上万个品种中不断筛选,最终培育出大雅柑、金乐柑、夏雅柑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在红石村4组的一片柑橘林深处,四川省晚熟柑橘专家大院静静矗立着,一旁的实验大棚里,上百种新品长势旺盛。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汪志辉一行来到专家大院,和丹棱本地的柑橘“土专家”一起探讨品种杂交育种和品试工作。
汪志辉一行的蹲点调研只是专家大院一年上百场科研和培训学习活动中的一幕。四川省晚熟柑橘专家大院于年8月成立,面积约平方米,拥有61亩试验示范基地和柑橘品种试验示范园。专家团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陈善春为首的8名科研院所专家和14名丹棱县级本土专家组成。他们充分利用丹棱县的自然优势和产业优势,开展以柑橘技术攻关、成果示范推广、实用人才培训、技术集成创新、产业兴农富民、科学技术普及、辅导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活动。
专家大院成立以来,推广留树保鲜和生草栽培等多项实用技术,育成大雅柑、金乐柑、夏雅柑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柑新品种。如今,这里已成为晚熟柑橘科技创新的示范基地,有力促进了柑橘产业品种培优、高质高效发展。
育出好品种,还要种出好果子,才能卖上好价钱。在红石村,围绕柑橘的种植和管理经验早已成熟。
“从我们这亩发散出去的果园有1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14个村(社区),人均纯收入在三万元以上。”在红石村党总支书记倪川的带领下,记者领略了当地的果园风光。果园密布的村子里,水网、电网、路网、渠网、物联网早已联通,在航拍镜头下,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果园成了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红石村所在的丹橙现代农业园区致力于建设无病害种苗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中心、桔橙研究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是科普示范、农旅融合、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年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如何把我们优质的晚熟柑橘卖上更好的价钱,是我和班子未来工作的重点,目前已经找到突破口了。”11月初,专门销售红石村新鲜晚熟柑橘的抖音账号“红农鲜”正式注册,该村与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红石村负责提供产品,而第三方公司派人驻扎村上全力攻坚销售。每天账号涨粉多少、销售额有无增加、消费者反响如何,这些都是倪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