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宣传最怕复杂、枯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熔表示,把教室搬进乡村,直接和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这种近距离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宣传走样,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老乡心中扎根。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组成宣讲团,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巡回宣讲乡村行活动,首场活动走进了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狮子社区。
专家名人齐上阵,通俗易懂接地气
巡回宣讲乡村行活动“接地气”,是吸引张世熔参与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宣讲现场,他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讲座”为题,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现状、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当地农民、乡村干部、农技员、新型经济组织负责人、驻村队员等群体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宣讲课。
和他一起的,还有四川散打评书表演艺术家陈功。这次他打破传统课件讲解,采用“散打评书”表演形式,绘声绘色地演绎了身边的环保故事。
“散打评书的好处,就是语言生活化,让宣讲人的包袱节奏适应广大群众需求。”陈功说,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身边的环保故事和案例,让百姓听懂复杂的理论知识。
“1个多月前,我作为成都片区代表,参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宣传活动授旗仪式,这对我来说,既是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徐波是四川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的一名主持人,她以浙江的余村和成都战旗村为例,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案例。徐波希望,通过运用自己的语言专长,帮助当地农民群众更好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
观众们聚精会神,听得极为认真。齐乐镇狮子山社区居民梅琴说,“听了专家讲座,我们也要向先进学习,把我们的山水保护好,让我们的乡村变得更漂亮。”
以示范引领,乡镇宣讲持续推进
此次巡回宣讲活动为何首站选在眉山丹棱?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骆仕明道出了缘由。
他介绍,丹棱地处成都都市圈,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丹棱县农业产业发达,全县柑橘种植面积18万亩,产值达到30亿元,果农户均年收入5万~10万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活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骆仕明表示,眉山下一步将结合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以宣讲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借助农村党群活动日、坝坝会等形式,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地生根。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宣讲团将赴成都平原、川东北、川东、川南和攀西5个片区,前往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乡镇,继续讲述生态环保故事。
据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将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以此次宣讲活动为模板,示范引领21个市(州),动员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宣讲活动,并在本辖区其他农村地区组织开展不少于5场宣讲活动。通过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此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系列活动的通知》,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艺作品下乡、文明宣讲进村、环保技术到户等活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记者:王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