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丹棱以工代赈惠民利民项目助力乡

百度新闻·时代传媒号5月5日消息(杨敏文/图)以工代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年,四川丹棱县积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就近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4月24日,在杨场镇古井村年度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现场,夯土机轰鸣声、抬工号子声......不绝入耳,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他们都希望能早日建好这条路,让村里经济发展得更好。

杨场镇古井村村民马廷元说:“现在我们在工地上打工,一天能挣多块,还能照看家庭和农作物,现在路拓宽了,交通便利了,我们的农作物也不愁卖了,特别开心。”

据悉,该项目采用“村民自建”的方式新建农业环线道路1.2公里,扩建产业道路1.8公里,新建生产便道3.9公里,新建蓄水池5口,并完善排水渠、堡坎等相关附属配套设施。项目概算总投资约为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万元,其他资金万元。古井村目前有亩雷竹基地,眼下正是雷竹笋销售旺季,每年从这里产出的余万斤竹笋价值近千万元,是该村集体经济和部分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这条道路的修通,对古井村有着重要意义。

杨场镇古井村项目理事长李丹说:“以工代赈项目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村民也积极参与进来,80余户村民自愿将沿线的田地、林木无偿‘让路’用于拓宽路基路面,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鼓励当地群众参加务工建设,力争保质保量在规定工期内完成项目工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以工代赈项目带来的红利。”

此外,在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因地处总岗山区,地形地势受限,项目周边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产业发展十分受限。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过申报和评估等程序,丹棱县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最终落户幸福村。项目总投资约万元,于年6月开工建设,年12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让当地村民真正在以工代赈项目中得到了实惠。

顺龙乡幸福村村民龚利华说:“感谢以工代赈这个项目,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挣了2、3万块钱,这个项目完成后,我们的水果价格涨了,钱包鼓了,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心里特别高兴。”

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实施,发挥了“以点带面、以小做大”作用,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将折量注入当地国有文旅公司,后期分红金额将随营业额的增长而逐年上涨,以“县文旅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保障长期利益联结,有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中长期稳定增收。

顺龙乡幸福村第一书记严江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用工首先考虑本村村民,我们一共组织了名群众参与项目建设,期间特别吸纳了脱贫户、易地搬迁户等特殊困难对象,共计发放劳务报酬金额.98万元,如今项目建成,打破了我村发展瓶颈,改善了全村的产业基础设施,提升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受益群众达0余人,有效促进了我村农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丹棱县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新建旅游产业道路米;新建产业道路米;扩建产业道路米,以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解决了全县产业发展、群众就业、集体增收的瓶颈,推动乡村振兴走上了“快车道”。

来源:丹棱发布

推送: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