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寒气来袭,但在丹棱经开区的工业园内,却是一派火热繁忙的施工景象。这样的建设场面,既是丹棱县重点项目落地的真实写照,也是丹棱举全县之力招商引资的生动体现。
▲在丹棱工业企业内,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氛围。
招商引资是丹棱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抓手,是该县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快丹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自制造业“百日攻坚”行动(以下简称“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丹棱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该县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聚焦重点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招商、精准招商,突出投资洽谈和区域经济合作,着力引进新兴产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和投资洼地、创业高地,为推动丹棱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雅丹棱迎来招商新机遇。
据统计,自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该县签约制造业项目5个,协议金额18.2亿元;签约其他项目2个,协议金额2.5亿元,合计签约项目7个,协议金额20.7亿元。
▲今年10月26日,丹棱县在深圳举行的优势产业推介会。
整合资源多向发力
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稳中求进的“驱动器”,是转型升级的“转向器”,是改善民生的“加速器”。当下的招商引资,区域竞争很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丹棱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丹棱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把招商引资当成“分内事”,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全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对接招商项目,主动提供服务,把产业链精准招商作为“第一菜单”,创新招商方式,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为丹棱高质量发展赋能。
“我们树立‘大开放、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千方百计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优化投资环境上、项目储备上实现新突破。”丹棱县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县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商引资快不快、好不好。正因如此,近年来丹棱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一批对经济有拉动、对产业有带动、对民生有改善的项目纷纷入驻,让丹棱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丹棱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积蓄新动能。
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项目的成功引进,如同一部大机器的运作,只有每个部件都运行起来,才有高效率。在丹棱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创新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明确新要求,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招商及建设,积聚投资潜力,全力以赴开启丹棱招商引资新局面。
为了能够招好商,招大商,在今年的攻坚行动期间,丹棱县积极“走出去”举办各类招商活动。10月26日,丹棱县优势产业推介会在深圳举行,40余家广东先进制造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会上威兰特梦工厂项目、成南天府智慧产业港项目、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新型屋面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智能照明系统西南生产基地项目纷纷与丹棱签约(框架)。
宣传推介、项目洽谈、签署协议、考察招商……一次次握手、一份份协议,不断增加的签约项目、持续扩大的朋友圈,充分展示了丹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据统计,自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丹棱县先后召开3次调度会,指导全县“走出去”15次,对接项目31个,其中党政主要负责人“走出去”6次,对接项目12个,“请进来”考察洽谈项目27个。
▲航拍丹棱经开新区,一个个招商项目加速落地。
念好“放管服”改革经
打助企、惠企、联企“组合拳”
×一个利于投资兴业的环境,必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一流的服务环境,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同等重要。
“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都受益”,这12个字,概括了丹棱县各级各部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招商理念。围绕改变作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丹棱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拓展激发有效投资空间,创造公平营商条件,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效最显著的政策洼地。
在新形势下,要念好“放管服”改革经,丹棱深知,必须还要有新思维,新作为,新方向。该县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推行“模拟审批”“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容缺受理”等改革工作,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督办,重点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交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精准化主动服务,推动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减跑动。
不止拿出“好政策”,丹棱还组织多部门,打助企、惠企、联企的“组合拳”。丹棱县以优化服务发展企业为目标,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意识,主动当好“无事不扰、有事办到”的金牌“店小二”,为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提供“保姆式”“跟踪式”“终身式”服务,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实现了“服务零等待、合作零距离、环境零投诉”的目标。
与此同时,丹棱还围绕落地企业“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的全生命周期,结合丹棱产业发展方向及企业实际需求,聚焦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营商环境评价18项一级指标,制定优化创新举措,以政府服务为企业赋能,形成良好的宜企生态圈。此外,该县还建立起共商共建机制,联动各方,广泛收集营商环境问题,直面问题、务实解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释放出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
好的营商环境,也迎来投资的集聚。丹棱深入分析成都产业溢出效应和成德眉资同城效应,发挥“成都区位+眉山服务+丹棱成本”优势,瞄准机械制造、新材料、新型建材、农产品及食品饮料加工“四大产业”全面发力,开展重点招商。据统计,自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合计签约制造业项目7个,协议金额20.7亿元。
▲在丹棱一家招商落户的企业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
聚焦重点领域
多种模式叠加全力延链补链强链
×招引项目,丹棱有目标也有方向,该县全力捕获符合该县产业方向的投资信息,用好用活各级各类商务平台,用足政策吸引信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多种模式招商,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吸引更多优质高效企业落户丹棱。
“目前我们正抓紧时间与丹棱对接,了解更多丹棱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为下一步对接奠定基础。”11月21日,正在丹棱考察的中国水电四局丹棱制造基地项目的负责人冀嘉道说,企业方从今年4月来丹对接,一路走来,丹棱拿出满满的诚意和优惠的政策,让企业“心动”。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选址在丹棱经开区B区,占地约亩,项目内容规划建设4跨长度m的生产车间,具备年产能5万吨钢结构的加工能力。预计年税收将达到万元以上。
“丹棱的招商服务给足了我们企业发展信心,同时,其‘管家式’的贴心服务让我们体会到了‘宾至如归’的亲切与温暖。”回想起落地丹棱时的情景,四川品重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陈虎赞到。去年6月,该公司在丹棱成立子公司四川品重建工有限责任公司,并投资5亿元打造品重装配式钢结构总部基地。目前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全面投用后,预计年产值将达8亿元,带动解决就业人。
中国水电四局丹棱制造基地项目和四川品重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均属于机械制造类,是丹棱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