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日,王仿生老先生一行应邀考察余坪镇历史文化遗迹,搜集、积累当地文化研究资料,并就关于本地茶文化,与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
芦溪口,是四川青衣江水域洪雅县境内12个古渡口之一,位于洪雅县余坪镇安溪河末梢芦溪村,在青衣江左岸与夹江县木城镇隔江相望。
据《洪雅县志》记载:芦溪口是唐、宋、明代设的“官渡”、“芦溪铺”故处,作为水陆交通的口岸码头,芦溪渡口曾上通雅安、下达乐山,年,芦溪渡口因夹江千佛岩水电站大坝蓄水、淹没红线超过警戒水位而停渡。
芦溪口崖墓群位于芦溪河入青衣江交汇处两岸,在长约米、相对高度50-米的群山半腰岩壁上呈“儿”形分布,为东汉崖墓,分布面积约.9平方米,现存座。该崖墓群规模宏大、分布集中、结构独特,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渡口附近洪雅手工造纸技术历史久远,以往刘姓族人在洪雅县原金釜乡芦溪口,利用本地盛产的茨竹,采用石灰水浸泡、臼制,竹帘抄纸工艺,抄造本色土纸。
壬寅初,阴雨连绵,春寒为期之长,数十年来罕见也,今当晴爽,山明水秀,一大乐事耶!
芦溪塘铺码头怀古
道人王仿生
蔼蔼溪上云,琅琅岸边竹。
怅然远忆人,独倚辟支屋。
南安邓氏通,明朗姿如玉。
先为黄头郎,后至上大夫。
侍奉文帝侧,盐道铜山赐。
权势少人侔,五铢布天下。
主崩猢狲散,饿死囹圄中。
史记侫幸传,劝君多披读。
至今仍思之,令余不能忘。
人在芦溪画中行
天天山头雨,朝朝谷口风。
人行云气上,家在水声中。
岑岭洗新翠,小溪泛碧波。
烟岚穿世路,湿雾挂远峰。
潺缓奔腾急,青黛见苍栊。
屋头鸟鸣树,崖畔鹄立松。
豁间红可验,几度听晨钟。
洪雅县偏坡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茶系列产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