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食材丹棱悠久的传承就在烟火灶间

四川地区历史文化出现在距今3.5万年至4万年前,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丹棱县,隶属于四川省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丹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逐渐斜低,这里山区、丘区、坝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年平均气温16.7℃,年降雨量~毫米,环境舒适四季温和。

一个地方是否历史悠久,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就能窥测到痕迹。冻粑,这件在很多人眼中并不起眼的食物,正是丹棱地区历史沿革中的衍生品。

丹棱冻粑是用籼米、糯米、大豆等原料,经浸泡、磨浆、入缸发酵、用玉米苞叶包裹、上蒸笼蒸制而成的传统工艺制品。其特点是:色泽纯正、味糯滋润、清香爽滑、入口化渣、易于消化,是老少皆宜的益寿膳食佳品。冻粑最大的特点在于本地自然发酵,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熟食制品,经过千年的演化而形成,现在有花生、芝麻、红糖、白糖、玉米、核桃、玫瑰、豆沙等十多种不同的口味。

丹棱冻粑的历史可追溯到南齐建武年间,距今多年。据《丹棱县志》载“唐时,古邑丹棱,时至腊月,民逮天寒,以米磨浆,入缸存之,数日,蒸而食之,名曰丹棱冻粑”。

粑,是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特别是西南三省以及两湖的一种食品总称,大体是指用捣碎的粮食做成的饼状食品。之所以叫“冻粑”,因为丹棱地区自古大家都是在冬季才制作这种粑粑,天气冷温度低容易掌握发酵过程,丹棱冻粑不使用酵母,而是通过本地环境条件形成的活性生物菌种自然发酵而成,在冬季经过多天的持续发酵,达到最佳口感,且蒸制后不易坏,方便保存。

用玉米棒的包叶作为冻粑的成品器皿是这款古老食物的一大特点,这充分反映了民间食用与实用的智慧结合,试想古人为了旅行携带方便的巧用心思,且食物在蒸制中味道的自然融合。

冻粑产自丹棱源于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保持完好的农业产地环境,采用本地产的品质优良的大米,因而使得丹棱冻粑拥有醇香浓郁、味糯滋润、舒爽适口的独特品质。周边区县一些小作坊也纷纷效仿,可没有一家能够做出丹棱冻粑的纯正味道。

刘德阳,地道的丹棱本地人,年和妹夫一起创业开餐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前家家户户每年冬季都要自己家动手做冻粑,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逐渐转为从当地的有手艺的店铺中采购,老刘全家都会做冻粑,随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乡邻来采购,年他们开始专门做冻粑。

谈到自家的冻粑,刘德阳说:因为祖辈都会做冻粑,现在我们在传统工艺上还在不断摸索改进,慢慢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创下了不错的口碑。

由于是天然发酵,老刘在原材料的挑选上一点不敢马虎,严格把控原料的新鲜度,必须选择本地上乘的原料,冻粑原浆的制作需要浸泡、磨浆、发酵、配料等工序,再通过成型、蒸制等完成制作,食用冻粑,一般需要加热,蒸,煎,烤,微波炉加热等都可以,其中油煎是口感最佳的。

自然发酵的米类食物是主食的最好选择,冻粑一般放冰箱冷冻保存可以存半年的时间。老刘做冻粑产业已经是全家总动员,同时与时俱进不断研发新口味,随着他家冻粑口味的口碑相传,现在不得不请工人一起加入忙碌,不但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还让那些种植玉米的农户额外增加了一笔苞谷叶的收入。

刘德阳说:每天做冻粑真的很辛苦,但是苦中有乐,我们这些年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作为丹棱人我很骄傲有这么好的特产,未来我们会一直努力,不断创新,把传承了千年的丹棱冻粑发扬光大。

图文/带言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95.html